赛博体育医药怎么了?——大市值医药股的行业剖析发布日期:2023-03-10 浏览次数:

  赛博体育医药行业现状比较低迷,大家觉得整体缺乏逻辑强度和股价弹性,我们梳理300亿市值以上的医药大市值企业,发现有些是细分行业层面问题,有些是公司层面问题,我们逐个剖析一下。

  作为300亿以上市值企业最多的细分行业,并且是产业链属性比较重的行业。市场担心的问题主要聚焦在:1、景气度周期下行:美股和港股生物科技指数大幅下跌,导致资本市场融资困难,biotech研发支出下降,从而CXO的研发外包需求减少。2、新冠订单扰动:最典型的就是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三家的辉瑞订单,当年炒辉瑞口服药分子式的概念股已经不见踪影,但三家切实有辉瑞新冠订单的CMO企业开始兑现业绩,在Q1阶段,市场担心辉瑞口服药分发较差,订单撤单。然后随着辉瑞分发数量起来了,又担心2023年是否还会有需求。而到三家CMO业绩层面,中报显示新冠订单的业绩贡献都不错,但越是这样,市场越认为新冠业务算一次性利润,2023年的表观增速越差。所以,就形成了如今市场的态度——尽量不配CXO,要配也尽量配非新冠CXO。3、产能过剩:去年市场还在担心订单需求强,产能不够用。赛博体育也见到了合全、凯莱英、博腾、九洲、普洛等一众CMO企业在扩产能。但到了今年,市场又开始担心扩张产能之后,需求不足,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甚至担心明年三大家辉瑞订单减少后,为了填产能,会降价抢订单。

  作为老牌企业最多的细分行业,中药这些年一直属于政策影响弱板块。除了片仔癀成为消费品逻辑,其他中药企业的主要产品线都属于慢病为主,横跨医院和OTC领域, 行业需求变化小,企业经营也相对稳健。

  1、热门板块的跷跷板:回顾21年的中药行情,最大的行业背景特点就是,一方面院内的药品和器械集采、医保谈判,政策压制,另一方面热门板块估值超级贵,医院、CXO都动不动就80X以上估值,大家回头发现稳健增长的中药股只有十几二十倍,性价比凸显。虽然大部分中药股业绩并没有超高增速,但之前预期比较低,有15-20%业绩增长,市场就很满意。所以说,中药这个板块,有时候并不是说有多好,而是其他板块风险收益比变差,凸显出中药板块的性价比。

  2、行业变化小:中药行业供需都相对稳定。近些年,无论是临床还是药店,都没啥快速崛起的新中药品种,不同病种都还是老品牌霸榜,这就导致没有新中药企业突围而出,而老牌中药企业的增速也是稳健有余、爆发不足。所以,中药领域,更多还是存量企业的游戏。当然这样的格局,对于投资来说未尝不好,业绩中低增长的可预测性+历史估值区间的确定性,低估买高估买的衡量标准更加明确。3、估值弹性:这一波中药行情更多定义为估值修复,主要是原来大家给高增长板块更高的溢价,而对中药持续压制估值,导致很多中药公司都是十几倍,而现在估值修复到二十几倍,属于低估修复,但展望未来,估值是否还会继续扩张,可能需要持续跟踪。

  传统药企承载着中国制药行业的发展,虽然这些年biotech飞速发展,但传统药企有现金流、有销售额,仍然是制药行业的中流砥柱。A股制药市值TOP5的企业也非常有代表性。

  恒瑞作为头部企业就是典型转型创新药弥补仿制药下滑,而创新药业务,虽然不是BIC,但基于国内市场环境,仍然可以做到国内的FIC,让企业从仿制药进入到me-too创新药时代;

  复星则是尽量抓住产业风口,从民营医药到biotech到仿制药出海到医疗机器人以及到最近的新冠疫苗和新冠口服药。

  高新则是成也金赛、败也金赛,整体基本就围绕生长激素,当然现在生长激素还处于产业成长期,政策也没有到直接大降价,但市场预期波动很大,导致股价变化也不小,未来还是业绩+政策的双重影响下前行。赛博体育

  华东算是仿制药企业转型,市场给予奖励最高的企业,一方面是转型到医美,符合这几年的市场审美,另一方面也说明传统药企的优秀经营机制换个赛道可能会有降维打击效应。

  科伦则是以大输液为利基市场,持续在转型,从大宗原料药到高端仿制药到创新药,最近ADC对外授权终于让市场对于创新药新业务有所认可。

  Biotech应该是过去十年国内医药产业最蓬勃发展的领域,从15年国家药审改革开始给予政策支持,到17年资本市场行情演绎,到近几年不断有创新药产品获批上市,医保谈判,开始商业化进程。我们既要看到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要承认产业发展不可一蹴而就。赛博体育认知到国内已上市产品的创新度不够,直接去FDA舞台PK可能火候还不足。但biotech在研管线产品, 不时有亮眼临床数据和对外授权案例,又让我们对这个产业抱有希望。 我一直都说,快速变化的行业就有变化的机会。Biotech领域研究起来比较复杂,毕竟不同靶点的比较、跟踪和评估都需要很专业的水平。但从总量角度看,未来肯定会有biotech成为国内头部药企,也肯定会有创新药登上国际舞台,中国biotech的长期趋势是确定的,那么在这样趋势下去找哪个企业更有资格、有能力成为这样的角色,可能是biotech投资的关键。

  行业超过300亿市值的血制品企业有三家,也是血制品行业三家龙头。只不过三家龙头的发展路径不太一样。

  莱士在股东层面一直有波澜,科瑞股权被拍卖,基立福成为了大股东。现在主业除了血制品业务,借用海外大股东资源,还增加了白蛋白代理业务和GDS血液检测业务。

  天坛生物通过当年的资产置换从一个疫苗+血制品转成了纯血制品国家队,近些年也是拿浆站数量最多的血制品企业。

  经历过新冠之后,疫苗成为了人人皆知的行业,但回归到常规苗竞争的疫情后时代,这个行业有哪些变化,重点看哪些产品,可能是现阶段最值得关注的事情。《 疫苗行业的现状和未来 》这篇文章把关键点都说了。当然投资逻辑与公司兑现,可能有市场预期错位和能力错位,具体情况具体评估。

  如果把医药产业链上游笼统算一个行业的线亿市值的企业。当然,这两家企业的领域不同,成长路径也不一样,一家是受益于医疗以及其他行业的新领域扩张,另一家则是生物药制造环节核心耗材的国产替代逻辑。 医药产业上游算是具备产业链特征的领域,下游景气度是基础,国产渗透率是关键。但总体来说,产业上游受到政策影响小,更多看公司产品力和竞争格局,评估起来不确定性小一些,可能会出现同一个产业链,下游没啥机会,但是上游格局更好、机会更多的情况。制药上游:生物药上游,核心耗材的国产规模不大,无论是色谱填料还是培养基,生物药产能建设也没几年,国产替代也刚刚开始,景气度高但规模不算大。而装备类资产,体量较大,但产品并非高价值量环节,国产化率也相对较高,景气周期不好判断。其他细胞治疗药物上游,因为细胞治疗产业还处于研发期,上市产品很少,整体上游设备耗材需求也不算大产业。科研上游:医药科研的需求多种多样,无论是生化试剂还是生物试剂,其实科研院所以及制药研发机构的需求都是持续增加,只不过以前没有上市公司,大家关注度不多,但这个细分领域一直都具备较强的持续增长性,当然行业增速不算快,具体到公司层面还要看自己的品类扩张以及规模扩张的节奏。产品上游:无论是长效制剂的上游PEG原料,还是X射线设备的上游元器件。对于产业链更短的上下游产品,上游产品的增长性取决于下游细分市场的爆发性。有时候上游比下游具备更好的竞争格局,而且上游产品可以延展到更多细分领域,做横向扩张。

  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 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官方微信关闭